能量醫學與量子醫學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一.「能量醫學」源啟
十八、十九世紀時世界各地醫學界就尋求使用各種「能量」的治療,來改善疾病,包括溫熱能量、運動能量、輻射能量、電療、電磁能量、超音波能量、微電流、磁力、聲光電療…等。 1950年代德國傅爾醫師(REINHOLD VOLL,1909-1989)研究人體電能,他發現人體有「電能」分佈在每個細胞內外之間,其震盪頻率很低,電磁波的波長極長,此一電磁特性可以表現在人體皮膚上,於是設計一個簡單的電流迴路,在利用適當的電壓誘導,即可測出人體「電能」的變化。 在傅爾的研究中,他吃驚的發現到,兩千年前中國人繪製的「經絡圖」,竟然與他實際檢測病人身上「電能」變化的「路線圖」,是幾乎一模一樣的,於是他發明了「傅爾電針」,開啟了「能量醫學」的研究熱潮。 據了解,傅爾本身是癌症患者,作過膀胱切除手術,因為手術不是很成功,長時間裝著導尿管,一般人裝導尿管,均須數日一換。 但是,傅爾醫師以他自己開發出來的電針,每日測試自己的身體狀況,並以電頻來保持體內「電能」的平衡狀況,竟能不必數日更換導尿管,此外,癌症也未復發過,直到1989年,死於心臟病,享年八十歲。 目前全世界的「能量醫學」界,仍以EAV( Electric according to Voll)系統佔大多數,但此系統以「經絡」為切入點,對整個人體「能量狀況」,完整性不足,其系統儀器操作的「人為誤差」非常大,且發展至今五十年來一直未能突破,故褒貶不一。 |
二. KIRLIAN PHOTOGRAPHY 克理安照相術 ![]() 在1939年蘇俄電子工程師Semyon Kirlian 發明了克理安照相術The Kirlian photographic process,把過去看不到的「能量」顯相出來,印證了所有生物都具有「能量」,其原理就是把部份「不可見光譜」的電磁波型態予以「顯相」。
俄羅斯的穴位反射診斷儀(ARDK), 原是俄國科學家為解決太空人, 在外太空進行體能檢測的問題, 而特別設計的儀器. 由於X光, 超音波等理學檢驗, 不適用於無重力狀態的外太空, 因此研究出非侵入性的檢測系統, 利用探針偵測手, 腳, 腕部皮膚上共24個穴位, 來評估神經系統的機能狀態及對應人體五臟六腑的機能;其接通人體的短路電流為200mA, 含人體電阻的電流值不超過160mA,對受測人無副作用。 |
《注意:1999韓國出現仿冒品;2002台灣發現多件仿冒品;不是裝飾品,勿當冤大頭》 |
以上資料由亞瑟能量醫學研究會提供 |
|
ACER QUANTUM K。T。HUANG編製,著作權所有,切勿抄錄